自动化学院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

作者:马紫若 万纤 部门审稿人:郭峰 摄影: 视频: 单位:自动化学院 发布时间:2025-09-07 投稿时间:2025-09-06 点击量:10

以“学思践悟”为核心,以“服务社会”为导向,自动化学院围绕“红色铸魂、绿色赋能、乡村振兴、文化传承”四大目标,精心策划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,组织学生赴多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,以专业知识为支撑,用实际行动扎根基层、服务社会,在实践中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追溯红色记忆,厚植家国情怀

7月至8月,“红色文化宣讲团”分赴川、晋、苏、贵、宁五省红色地标,在木门军事会议旧址感悟红军战略智慧,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体会为民情怀,在镇江烈士陵园缅怀英烈,在遵义会议会址触摸历史转折,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领悟长征精神;“红色薪火”实践团则走进杨浦区国歌展示馆,通过珍贵文物、全息影像沉浸式感受国歌诞生历程,还结合专业提出红色文化创新传播方案,在集体合唱中凝聚爱国力量。

践行绿色使命,助力双碳发展

“绿碳先锋实践团”多点发力推进绿色实践。成员刘骥扎根水泥厂开展碳核查,精准捕捉工艺优化突破口;李勇鹏在社区推出“垃圾分类兑换”活动,让低碳成为生活新风尚;陈李明在乡村发起“路净村美”行动,清理杂物、改善村容;陈昊走进幼儿园,用太阳能演示、废旧材料手工课,将绿色理念植入童心,为“双碳”目标落地注入青春动能。

赋能乡村振兴,传承文化根脉

在乡村振兴领域,“同心志愿队”赴南通、连云港,调研特色农产品后制作“燕子牌”打结刀宣传短片,还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宣讲;文化传承方面,“青春戏韵行”实践团携手留学生体验扬剧,通过专业讲解、戏服试穿、动作学习,架起中外文化交流桥梁;“青芒”实践团走进镇江醋文化博物馆,追溯制醋历史、体验醋品品鉴,在感受非遗工艺魅力中增强文化自信。

服务基层群众,传递青春温暖

“返哺家乡”实践队赴内蒙古呼伦贝尔乡村小学,开设知识课堂、艺术工坊,带领孩子用废旧材料创作,还清理校园、组织趣味活动,既丰富孩子暑期生活,又帮助减少“手机依赖”;“同心筑梦队”在江苏、山东多地社区发力。无锡社区,志愿者清理街道、擦拭设施,宣传环保;连云港社区,设“学业加油站”,一对一辅导学生;南通社区,开展“反诈+环保”宣讲,用情景剧、短视频普及知识,提升居民意识。


红色研学铸信仰、绿色实践助双碳、乡村振兴激活力、文化传承续根脉、基层服务传温暖,自动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,以多元主题,务实行动,为学子搭建“知行合一”成长平台。学子们走出校园深入社会,既锤炼专业与协作能力,更深化对时代使命、社会责任的认知。未来学院将持续以实践育人为抓手,引导学子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大局,用脚步丈量大地、实干书写答卷,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。


(撰稿:马紫若 万纤 初审:张静 二审:张驰 编辑:张静)

分享到: